搜索
搜索
/
/
聚焦新高考,共话新课程——济宁一中课程建设专题座谈会

- 校园新闻 -

资讯分类

聚焦新高考,共话新课程——济宁一中课程建设专题座谈会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为进一步探索适合校情和学情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专业化成长,呈现落实“三新”的成果,发挥济宁一中课程建设的引领作用,46日我校召开了课程建设专题座谈会。济宁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岩,纪委书记李秋生,副校长夏晓东,副校长于戈,校长助理、教务处主任、任城校区执行校长房晓辉,校长助理、教科研处主任李成顺,校长助理王灿灿,教科研处副主任张岩,教科研处主任助理孔宁宁,教务处副主任徐传洋,团委书记郭金丽,各学科教研室主任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校长助理李成顺主持。

 

与会领导

 

   一、课程汇报 提质增效

 

   济宁一中校长助理王灿灿博士从构建课程建设的机制,校本课程开发,特色课程实践,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具体的政策建议等作了汇报。她强调在课程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核心素养对于课程建设的指挥棒作用,把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充分细致地落实在每一个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和学业评价等方面。

 

王灿灿博士汇报《济宁一中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二、智慧分享 聚智前行

 

   李秋生、夏晓东、于戈、房晓辉分别就课程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创新思路与举措。虽研究的视角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在思考如何把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与我校课程建设相结合,从而扎实地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

 

 

   三、思行并进 笃行致远

 

   李岩校长全面分析了现阶段普通高中学科特色课程建设的必然性,并针对我校课程建设实施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以优势学科带动全学科特色建设;二是课程建设围绕特色和新教材,实现纵深发展;三是学校管理要服务于课程建设。最后,李岩校长鼓励各学科教研室坚定信心,勇于创新,积极参与特色课程建设,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李岩校长作总结陈词

   课程是核心竞争力,课堂是育人主战场,高品质学校离不开高质量课程来支撑和保障。一次次深入扎实的研讨探索,必将助推课程体系向深向实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因课程不断自信成长,教师因课程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因课程不断向卓越发展。我校全体教师将带着不变的教育情怀,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继续在提升课程品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来源:教科研处

撰稿:冯童童

审核:张岩

审批:李成顺

编辑:党政办公室

       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新学”之一。1931年起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成为省教育厅确定的办好的19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校区地址

北湖校区(济宁市太白湖区圣贤路11号)

太白校区(济宁市任城区南北晁家街1号)

任城校区(济宁市任城区任和路路北科苑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