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联动集智慧
教研并举促发展
为深入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能力,积极应对新高考对教学改革的新要求,7月3日,济宁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室在北湖校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第5期“青蓝研讨会”。本次研讨活动由济宁一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孙伟主持,济宁一中团委书记郭金丽、2020级语文备课组长张彦美、2021级语文备课组长田利峰、2022级语文备课组长曹腾以及语文教研室40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了活动。
真题评析
启思践行
文田老师对2023年新高考全国一卷语文试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具体题目总结出该套试题的鲜明特点:一是创新问题设计,随文设题,规避答题技巧、套路化作答,提高区分度;二是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三是关联教材,关注经典,关心时代。他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让学生在语文读写中获得思想启迪和精神熏陶;聚焦“关键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多种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教学评”的一体化,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着眼高远
专业成长
语文教师、济宁一中团委书记郭金丽分享了“课堂•课题•课程之浅见”的主题报告,结合多年的实践探索,将自己的成长经验提炼为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是“课堂”。郭老师强调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注重课堂生成,为语文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真正做到立足课堂,扎根课堂,做脚踏实地的实践者,
关键词之二是“课题”。她以“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为基础的‘任务式阅读’”等课题为例,启发青年教师树立问题意识,不断地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聚焦课题潜心研究,不断拓展专业认知,为教学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也让科研在教学中闪光。
关键词之三是“课程”。郭老师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内容版块、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济宁一中党团活动课程、济宁一中劳动教育之志愿服务课程以及“传承百年之峥嵘,思辩时代之青春”济宁一中辩论课程等学校特色课程,强调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相互支撑,鼓励青年教师扩大教育视野,立足“彰显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做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最后,孙伟主任进行总结发言,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寄语青年教师,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开始的坎坷会是后来飞跃的必然要素,要勤奋好学,探索实践,成果梳理,及时反思,把问题总结出来,把经验提炼出来,坚持下去,慢慢沉淀,时间自会为你证明一切。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本次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对贯彻落实新课标、呈现高效新课堂有了新的思考,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济宁一中语文人将继续在教学研讨的道路上共交流、集智慧、促成长,笃行不怠,不负时代。
来源:语文教研室
撰稿:蒋蕾
审核:孙伟
审批:房晓辉
编辑: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