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
/
课题研究初体验,助力更高更远发展——济宁一中2023级生物课题研究宣讲会成功举办

- 教育教学 -

课题研究初体验,助力更高更远发展——济宁一中2023级生物课题研究宣讲会成功举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国家第二轮、第三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已被提及了两个十年之久。继2017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来,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山东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及相应政策解读。就普通高中而言,研究性学习课程尤其是基于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其主要形式。

           济宁一中生物学科积极融入新课程改革大潮,积极响应新课程新高考变革,不断强化学科课程建设,积极开发基于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及其它特色校本课程。为加深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济宁一中生物教研室的几位骨干教师,于 2023年9月24日晚在45号楼阶梯教室开展了一场面向部分高一学子的“生物学科学生课题研究宣讲会”。

           此次宣讲会邀请了由生物课题研究团队导师共同参与,高一学生报名参加,主要介绍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申报参与课题以及如何撰写申报书等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热情高涨。

 

 

           在宣讲会上,课题研究导师张悦首先介绍了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加强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在此过程中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迎战高考。此外,课题研究还可以助力学生发展,能够在综合评价招生和强基计划中争取更多的机会和优势。课题研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并最终撰写研究报告。在如何申报参与课题环节,张悦提醒学生需要认真阅读课题申报要求,了解课题的研究方向和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报书。此外,学生还需要与导师进行沟通,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张悦老师还介绍了如何撰写申报书。她指出,申报书需要包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预期结果等内容,同时还需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格式规范。在撰写申报书时,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和论证,确保申报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7位课题研究导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报名。

 

《生态保护》导师:方晓晨

 

《健康生活》导师:赵园园

 

《知病战病》导师:李茜

 

《以食为天》导师:杜傲霜

 

《疾病监控》导师:聂心雨

 

《识毒拒毒》导师:刘慧

 

《爆盆上色》导师:张悦

 

      此次济宁一中生物课题研究宣讲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课题研究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相信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一定能够开展出更加优秀的课题研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撰稿 | 方晓晨

审核 | 孟   蕊

审批 | 徐传洋

编辑 | 党政办公室

       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新学”之一。1931年起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成为省教育厅确定的办好的19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校区地址

北湖校区(济宁市太白湖区圣贤路11号)

太白校区(济宁市任城区南北晁家街1号)

任城校区(济宁市任城区任和路路北科苑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