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
/
【喜报】我校入选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示范校

- 校园新闻 -

资讯分类

【喜报】我校入选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示范校

          近日,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全市第二批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示范校名单,我校凭借印染艺术技艺成功入选,为全市唯一入选的普通高中学校。这是学校多措并举积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展现。

 

          我校一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在“五育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的框架下,鼓励各学科积极开发传统文化方面的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社团课程。将我国传统文化深入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进,提升学生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一直以来,我校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美术学科教师将书法、陶艺、版画、剪纸、印染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学校课程建设中。

 

指导教师仙艳在云南大理考察学习印染工艺

 

扎染校本教材

 

          印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扎染、蜡染、蓝印花布(型糊染)等多种印染方式。教师依托普通高中“工艺”选择性必修模块,实地考察云南大理扎染技艺和嘉祥蓝印花布(型糊染)技艺,立足高中学情,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学校注重印染技艺的推广,从教师到学生,都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印染实践活动。印染课程引导学生多角度参与印染实践,感受印染艺术的独特魅力,学习和掌握印染的工艺特色、扎结技法、染色方法等知识,并能利用印染工艺来美化现实生活。

 

印染工作室学生上课场景——扎染

 

印染工作室学生上课场景——端午节扎染香包的制作

 

印染工作室学生上课场景——型糊染

 

教师扎染体验活动

 

参加在济宁市文化馆举办的首届济宁市学校美育成果展

 

          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将结合济宁市地缘优势,进一步开发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从不同学科和领域开展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渗透,加大传统技艺传承活动场所和师资建设,强化保障,注重评价,努力打造学校传统文化技艺传承教育特色品牌。

 

来源  :教务处

撰稿  :仙艳

审核  :徐传洋  孔丹

审批  :房晓辉

编辑  :党政办公室

       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新学”之一。1931年起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成为省教育厅确定的办好的19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校区地址

北湖校区(济宁市太白湖区圣贤路11号)

太白校区(济宁市任城区南北晁家街1号)

任城校区(济宁市任城区任和路路北科苑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