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语文学科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尽快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积极应对新高考对教学改革的新要求。11月15日,济宁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室在北湖校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第6期“青蓝研讨会”。本次研讨活动由济宁一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孙伟主持,济宁一中团委书记郭金丽、2021级年级部副主任邹兆峰,北湖校区和任城校区青年教师、部分资深教师参加了活动。
细析现状,善思求上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研讨会伊始,语文教研室主任孙伟深入分析当前我校语文教学面对的现实。从社会、学校、学科等多角度深刻剖析面临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全市教研视导暴露出的问题向各位老师敲响警钟,也对年轻教师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提出了表扬,鼓舞了大家的干劲。
深耕细作,笃行致远
高岩,第三届山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以“聚焦核心素养,引领深度学习”为题分享了其参赛经历及心得体会。
高岩将其参赛课例进行分享,将十节课统筹为“个人在时代中的发声”这一主题,展示了其参赛课例《装在套子里的人》。从文本中的“我们”这一叙事视角的角度探寻小说主题,从“我们”的形象,创作“我们”的意图等环节进行展开,得出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关注叙事视角,探究作品主旨,恰切地勾连之前所学,让学生及时地迁移巩固运用课堂所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闭环。
高岩为我们再现其参赛时的教学阐释,其教学设计围绕四大原则——学生为主体、核心素养为纲、任务驱动为导向、深度学习为主线。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活动再到作业设计,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很好的在课堂上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
高岩将自己的参赛心得寄语青年教师。要把功夫用在平时,要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众行致远,要多向优秀前辈学习,用成长型思维遇见更好的自己。在座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勤思笃行,专家引领
程坤做人教社培训总结汇报,从“眼光要高”和“工作要细”两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享。“眼光要高”即理论素养要高,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程坤以“学习任务群”为例细致阐释其内涵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从“语言积累、梳理与研究”任务群和“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进行举例,让老师们更好得认知到学习任务群的意义。
在“工作要细”环节,程坤主要分享了桓台一中耿文超校长的“课前三分钟语言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从其“规定栏目”这一细致举动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应落实落细。眼光要高,需要我们用丰厚的学识来支撑。工作要细,要求我们要用心组织好每一次活动,上好每一次课,提好每一个问题。
聚焦课堂,切磋琢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前期视导课均由青年教师执教,借此研讨会各位执教教师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与总结。
高一陈丽莎,高二张丽、魏童,高三李艳、蒋蕾对视导课的得与失进行总结反思。这几位老师在教学评一体化、情境化教学、学习任务群等理念如何落地,如何在课堂中重视学生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做出了个人反思,并对前期的教学设计做出修正和完善。
深耕细作,笃行致远
济宁一中新锐力量的进步与提升需要资深教师的扶持,本次青蓝研讨会也邀请了多位资深教师。老师们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寄语青年教师。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济宁一中团委书记、语文教师郭金丽谈自己对新高考的认识以及新高考下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如何转变语文学科边缘化的地位,语文的抓手在哪里等诸多方面进行的深入思考。对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进行个人阐释。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和“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如何落实。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分析“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高考命题理念,提出要将语文教学落实落细。
张庆岭从学生主体出发,提出要研究学生,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语文教学可以有创造性并加强创造性。
邹兆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他对语文课堂的三点认识:课堂教学要有意思,要让学生喜欢;要有意义,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教学生做人的学问;要有意境,探索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学有所思,导之有向
研讨会最后,孙伟与参会教师寻求阅读教学的共识,通过分享他的听评课记录来探寻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的标准。提出语文阅读教学20点,条分缕析进行阐释。最后,孙伟从拜师学习、写教学反思、精做近三年高考题、研究微课题、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论文等几方面向青年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学思践悟以研促教,知新致远砥砺前行。本次教研会为青年教师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对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成长起到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一中语文人定会坚定研思结合,潜心钻研,以青衿之志,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履践行远!
来源 | 语文教研室
撰稿 | 张凡美
审核 | 孙 伟
审批 | 李 建
编辑 | 党政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