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
/
校际交流共成长,同课异构竞芬芳——我校与胶南一中联合开展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 对外交流 -

资讯分类

校际交流共成长,同课异构竞芬芳——我校与胶南一中联合开展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课”求精进,“异构”展风采。为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探讨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12月8日我校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联合开展“同课异构”校际交流教研活动。

 

      上午7点30分,济宁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敬东,胶南一中副校长李学鹏,西海岸中学副校长冯媛媛,济宁一中校长助理、教科研处主任李成顺及各行政处室、年级部负责人,学科教研室主任及备课组长齐聚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欢迎仪式。

 

济宁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敬东致欢迎辞 

 

胶南一中副校长李学鹏 

 

济宁一中校长助理、教科研处主任李成顺

 

 

课堂观摩,两校教师“同课异构”

 

语文组

 

 

 

数学组

 

 

 

英语组

 

 

 

物理组

 

 

 

化学组

 

 

 

生物组

 

 

 

 

政治组

 

 

 

历史组

 

 

 

地理组

 

 

      语文学科《荷花淀》带你领略天上的皓月清辉到月下的千里水乡,数学学科《等差数列的概念》带你穿梭数字的海洋,英语学科《CULTURE AND CUISINE》带你品味大千世界的美食文化,物理学科《曲线运动》带你感知自然科学的奥秘,化学学科《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带你感受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的神奇……

 

      九门高考学科执教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深入钻研新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碰撞升华,理念争锋,同课异构,精彩纷呈,充分展现出济宁一中与胶南一中教师的教学风采与教学实力。展示课中,执教教师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一脉贯通,水到渠成,引导学生有步骤的循序渐进,有结构的实现提升;在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有趣,既突出教师的“教”,又突出学生的“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综合效益;教学内容上扎实有效,把握到位,体现出课本知识与高考命题之间的紧密关联;教学节奏上有张有弛、跌宕多姿,师生之间融洽和谐,共同呈现出一种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以评促教,两校教师研讨交流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堂教学结束后,两校教师齐聚学科备课组分别开展评课议课活动。活动伊始,执教教师围绕自身课堂实施效果开展自评并阐述从备课到说课,从说课到上课不断打磨完善的课程设计过程;随后,听课教师以专业化视角与务实性思维围绕执教教师课程的设计思路、课堂的实施效果、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新课标的落实程度、与高考知识的关联程度以及学生的课堂反馈等进行综合评价。

 

交流互鉴,两校教师总结提升

      评课活动结束后,各学科组教师再次齐聚教师发展中心,共同围绕课堂教学、课标研究、课程建设、高考考情分析等问题畅所欲言,优势互补、互相切磋、探讨困惑与收获,落实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升两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研水平。在会后的访谈交流环节中,两校教师纷纷表示在本次听评课活动中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济宁一中教科研处副主任、数学名师张岩发言

 

济宁一中外语学科备课组长王冬梅发言

 

济宁一中生物学科备课组长毕波发言

 

胶南一中青年教师代表王潜艺发言

 

胶南一中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冯磊总结发言

 

济宁一中校长助理、教科研处主任李成顺总结发言

 

参观交流,直观感受百廿一中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胶南一中教师团队实地参观了济宁一中校史馆与历史学科基地,直观感受百廿一中所经历的沧桑变革和教育前辈们恪尽职守的教育情怀。

 

      作为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历史学科基地的学校之一,济宁一中历史学科基地建设成绩突出。其中,领头雁李成顺老师作为山东省历史学科基地首席教师,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历史教研员,在省内外历史教育界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在李成顺教授和历史教研室主任高艳红老师的带领下,历史学科教研室凝心聚力、精准教研,基地建设成绩斐然,得到了胶南一中教师团队的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聚焦特色建设,共享育人智慧,是济宁一中与胶南一中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加强学科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校青年教师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两校将继续推进校际交流教研,开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局面。


来源:教务处

撰稿:张   睿

审核:徐传洋 孔   丹

审批:李   建

编辑:党政办公室

       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新学”之一。1931年起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成为省教育厅确定的办好的19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校区地址

北湖校区(济宁市太白湖区圣贤路11号)

太白校区(济宁市任城区南北晁家街1号)

任城校区(济宁市任城区任和路路北科苑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