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新希望。锚定新学期,攀登新高峰;跨越新高度,起航新征程。2月25日下午,恰逢龙腾宵汉开新运,莘莘学子乐归校之时,济宁一中召开2024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专题会议,深耕全市教育会议精神,狠抓市教育局高质量发展动员会内核,部署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新学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迅速激励济宁一中教师团队凝心聚力抓主业,攻坚克难促发展,着力打造济宁一中文化标杆,建设济宁一中教育高地。
济宁一中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校长助理、教务处主任、任城校区执行校长房晓辉,校长助理、教科研处主任李成顺,教务处副主任徐传洋,教科研处副主任张岩及各年级部负责人,各学科教研室主任、备课组长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房晓辉主持。
本次专题会议中,教务处、教科研处分别传达汇报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安排,解读重点工作事项,学科教研室主任及备课组长代表分享集备教研经验,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作新学期教育展望,校长助理、教务处主任房晓辉介绍会议主题并作开场动员。
会议伊始,校长助理、教科研处主任李成顺立足新学期教育教学实际,落实落深落细教科研处工作实施细则;整体规划学校教学工作,全面梳理教科研处重点工作项目,着重强调青蓝相济,和合共进,明确我校139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成长目标,制定青年教师培训方案,坚决打赢青黄接力攻坚战。同时,他强调:新学期教科研处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处室之间的协作共通,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凝心聚力谱新篇!
教务处副主任徐传洋立足学校高质量发展内核与教务处工作实际,梳理解读新学期教务处工作配档表,总结汇报教务处具体工作安排。他强调:新学期教务处将从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学校特色创建的宏观维度纲举目张、高位谋划、深研设计,从教学常规、教学指导、招生考试等微观维度制定具体工作措施与分工,聚力发展、落实执行,将纸面上的路线图落实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项目中,落实到师生凝聚一心齐发展的实践中。
教科研处副主任张岩围绕新学期教科研处具体工作进行梳理汇报,重点强调做好全员研修培训工作,做专课题工作,做优课程建设工作,做实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做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做细市教师教育科、教科院交办工作等六大工作,以“一师一优课”“三级课题申报”等助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以组织青年教师培训、青蓝工程优秀师徒结对评比、建设名师工作室等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注重“三全”培养,“三课”提质,协同联动。
英语教研室主任林翠菊老师强调当前英语教研室正处于青黄分界的“尴尬期”,如何破解“青黄对接”难题已成为英语教研室迫在眉睫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英语教研室未雨绸缪,通过谋划大教研、营造良好教学交流生态,唤醒、激活老师的学习力,拿稳了青蓝接力棒,打好了青蓝接力赛。同时,林主任强调,新高考创新性、灵活性的命题特点要求新一轮英语教学应更加聚焦于探索命题特点,总结高考规律;寻求突破点,靶向定位突破点;聚焦思维,提升语用能力等方面,对此,英语教研室分题型靶向提出框架法、十句五定法等解题方法,快乐学习,轻松应考。
语文教研室主任孙伟老师言简意赅,指出青年教师要成长就应多收集优秀课例学习教学理论、广泛参与听评课接受实践熏陶、多写教学反思认识自身不足、做好“好课”研究上升理性认识;语文教师要进步就应找好题具体研究,推选近年来质量最高的两套高考题与三套模拟题进行好题研究,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做好“好文章”研究,多看多读多写,弄懂弄通弄清考场好作文,龙行龘龘“教”而行,前程朤朤“研”为先。
2023级数学组备课组长罗旋对备课组集备经验进行介绍,强调集体备课一应回归本质,解决老师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问题,围绕题目,解决题目;二应突出重点,提高集备效率,全员参与,全员发言,变“负担”为期待,提高集备积极性;三应助力青年教师提升,提升青年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做题备题能力,进一步支撑优秀青年教师挑大梁、当主角。
济宁一中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在会议中指出:上一学期我校各部门上下心齐,气顺劲足,互相补台,密切配合,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坚持学生至上、教学中心,三个年级的期末成绩势头向好,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主动回应师生、家长和社会关切,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日益凸显。李建指出,新学期,我们更应把济宁一中这个“家”过好、经营好。抓教研,提升整体教研能力;抓选题,提升训练质量;抓落实,确保教学效果。弘扬比业务、比干劲的精神,持续推进济宁一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标对表全省第一方阵,敢于争先进位,争创一流,争当标兵。
会议最后,校长助理、教务处主任房晓辉作总结汇报,对教务处、教科研处的工作部署,各教研室与备课组的经验分享表示认同,并同时提出教研室主任必须承担三大任务:一、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成绩,是主业,更是根本;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是重任,更是基础;三、形成学科教学特色,做好题,听好课。新学期必须要理清思路,把控节奏,夯实过程,突出实效。首先抓好常规教学,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按照“节奏科学、措施精准、落实有力、督导及时、反馈有效”的要求,细化任务,明确路径,把控实效,确实做到实抓、实教、实学、实严,确保实效。其次坚持效果导向,树牢“以实绩论英雄、以结果论英雄、以贡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发扬苦干实干精神,倡树担当作为风尚,形成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精诚团结的工作氛围,高质量打响2024年教育教学“保卫战”!
来源:教务处
撰稿:张睿
审阅:徐传洋 张建
审批:李建
编辑: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