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
/
【喜报】我校一课例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

- 校园新闻 -

资讯分类

【喜报】我校一课例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

          近日,2023年度山东省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获奖名单在山东省教科院网站公布,我校1门项目课程《火星车的设计与制作》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

 

课例获奖详情(图片来源: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官网)

 

【课程简介】

 

          项目课程《火星车的设计与制作》共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分别是《你好!火星》、《探索火星“生命”》和《未来火星车的设计与制作》。

 

          《你好!火星》单元由地理组张建老师设计,主要是介绍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了解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和火星的地貌特征、地质结构、大气环境等,并通过分析地球和火星的基本数据,得出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人类的“第二家园”,激发学生探索火星的热情。

 

张建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火星地质地貌

 

          《探索火星“生命”》单元由生物组的张伟伟老师设计,通过讨论验证火星中是否存在“生命”——微生物,引导学生探究火星上微生物的存在及其能量来源,探究未来在火星中微生物的发展前景及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可能性。

 

张伟伟老师与学生一起探究火星中微生物的发展前景

 

          《火星车的设计与制作》由技术组的杨艳、商金芝和张正美老师设计,该单元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制作出能够适应火星地貌特征,能够在火星上行驶和完成各种生命科学探索任务所需要的工具问题。主要通过了解火星车设计发展史及其结构特点,让学生获得火星车设计的灵感,并通过laserCAD的学习将设计图转换为电子图,再通过激光切割机制作火星车模型零部件,最后进行火星车的组装测试,实现火星探索工具由抽象的创意设计到模型制作的物化过程。

 

杨艳老师和商金芝老师为学生讲解火星车构造

 

张正美老师给学生讲解火星车的CAD图绘制

 

学生设计与制作过程图

 

案例成果展示交流与评价

 

【我校跨学科主题相关的课程研究】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我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促进学科融合,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我校于2023年5月成立了“跨学科项目式课程设计研究小组”,进行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研讨,经过“理论学习、武装头脑-提出设想、头脑风暴-设计实施、实践探索-深入研讨、打磨修改”等阶段,我校诞生了《火星车的设计与制作》《在线数字气象站》《给北极熊安个家》《如何切菠萝才能获得更多的果肉》《机器人》《信息奥赛》《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综合面试》《青春觉醒》等一批优秀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

 

          2023年下半年,《火星车的设计与制作》代表学校参加山东省教科院组织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被评为山东省典型案例。

 

          跨学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和关联,是学校转变育人方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我校将进一步研究和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来源:技术教研室

撰稿:张正美

摄影:商金芝

审核:张建  杨艳

审批:李建

编辑:党政办公室

       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新学”之一。1931年起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成为省教育厅确定的办好的19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校区地址

北湖校区(济宁市太白湖区圣贤路11号)

太白校区(济宁市任城区南北晁家街1号)

任城校区(济宁市任城区任和路路北科苑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