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万物生,风暖踏新程。为贯彻落实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确保本学期教学工作有效开展,促进教师对新课标和考纲的深度理解,强化教师对全国高考真题的准确把握,提高教师的解题能力,济宁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室全体教师于3月11日晚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生物教研室主任孟蕊主持,蔡旭静老师作新高考背景下考向与考情的报告,刘纪凤老师对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和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与会老师认真聆听,虚心学习。
首先,蔡旭静老师以《种群与群落》专题为例,从课程标准要求、高考试题解读与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蔡老师首先从整体上对《种群与群落》专题内容进行分析,列举了本专题在课程标准中所聚焦的的重要概念,统计了新高考以来高考试题在本专题的命题点分布,进一步总结了本专题的重点、难点和与旧教材相比的新增内容。其次,蔡老师对新高考试题进行逐个分解,从试题结构、命题特点、考察方式、阅卷标准和失分剖析方面总结规律,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国家生态文明观建设相关政策,了解相关情境,关注高频考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最后,蔡老师基于对本专题的分析,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全面地阅读和深挖教材,关注教材的变化,深刻理解其中内容。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收集与知识相关的素材,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和试题中去,开拓学生眼界,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背景的要求。
随后,高三生物教研组组长刘纪凤老师对济宁市高三一模考试情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汇报分享。
刘老师详细解读了一模生物考试的赋分情况,并指出在本次考试中,济宁一中有21位同学表现出色,跻身全市前100名,其中更以高三一班的同学荣获全市第一名,充分展现了我校生物教学的优秀成果。
刘老师对一模考试后高三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她强调,考试结束后,教研组迅速行动,向学生发布了答案和答题卡,以便学生能够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考试表现。同时,任课教师们也针对各班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二轮复习教学计划,确保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刘老师还对本次考试中学生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她指出,部分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存在内容不全面、答题方向偏移、推理环节不完整、题眼敏感性不足以及知识点运用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其他老师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他们更加精准地指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不断重复的去研究新课标、高考题,是教师了解当下高考命题的关键。高考承载了太多学生和家长的希望,教师只有在不断探索高考命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的基础上,才能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才能使他们得到最好的未来。
来源:生物教研室
撰稿:邵慧、王亚、方晓晨
审核:徐传洋、孟蕊
审批:李建
编辑: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