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
/
济宁市第一中学上线《政风行风热线》栏目

- 校园新闻 -

资讯分类

济宁市第一中学上线《政风行风热线》栏目

    2024年5月29日,济宁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敬东带队参加济宁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就市民广泛关注的问题,同广大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同时在直播间的还有济宁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秋生,党委委员、副校长夏晓东,党委委员、副校长于戈,校长助理、教务处主任、任城校区执行校长房晓辉,校长助理、教科研处主任李成顺。

 

 

    节目中,李敬东校长介绍了我校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思路举措。他在节目中阐释道,党的二十大做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部署,学校形成了“以高水平师资为基础,以特色学科为支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高品质课程为核心,统筹推进课程教学、育人方式和学校治理改革,厚植人文底蕴、夯实发展基础,打造科学特色,支撑个性成才,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在当前一个时期内,学校的具体工作重点是,把丰富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作为工作主线,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强科扩优、强课提质、强师筑基和规范管理作为主攻方向,把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全力推动学校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提速提质。

 

 

    李敬东校长具体从四个方面向广大听众汇报了我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深入实施强科扩优,巩固特色发展先发优势。济宁一中拥有着深厚的学科积淀,学校深刻领会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较早的关注到学科对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支撑作用,于2014年启动学科建设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自此学科建设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二是系统推进强课提质,优化课程教学落实质量。紧紧扭住课程教学这一关键环节不放松,将特色建在学科、落在课堂,打造特色办学核心竞争力。高一、高二年聚焦学科素养生成,创新课程实施机制,加强科学学科实验探究教学、人文学科调研探究教学研究。高三年级把握高考评价体系,加强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研究,以命题研究倒逼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三是重点突破强师筑基,夯实立德树人基础支撑。突出政治引领,厚植文化传承,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重点开展强师筑基行动。突出教师思想政治能力培养,立足政治认同、提升政治意识、政治能力,旗帜鲜明的把政治立场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四是持续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水平。第一聚焦党建引领、学科德育和活动实践育人三个方面,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第二与家庭、社区、各职能部门、周边场所共同努力,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优良生态。开展学生管理示范月、全环境立德树人奖学金发放暨家校社协同育人表彰大会,凝聚家校社合力,共育新时代栋梁。第三主动应对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的新形势,丰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运行治理水平,以高水平管理支撑好高质量发展。

 

 

    节目直播中,学校领导认真接听群众来电,针对中考招生录取政策、特长生招生政策、家校沟通、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最后,李敬东校长表示,感谢《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为学校提供了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平台,感谢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济宁一中的关心支持,济宁一中将持续围绕“三争四敢”抓落实,乘势而上再突破的总体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务本求实夯实常规,创新驱动培养特色,把基本盘做的更稳,把实力盘做的更强,把长期盘做的更实,以质图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山东省教育新高地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党政办公室

撰稿:尹明月

照片:孔   岩

审核:马宾宾

审批:李秋生

编辑:党政办公室

       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新学”之一。1931年起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成为省教育厅确定的办好的19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校区地址

北湖校区(济宁市太白湖区圣贤路11号)

太白校区(济宁市任城区南北晁家街1号)

任城校区(济宁市任城区任和路路北科苑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