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落实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战略 ,推行新时代高中生物课程建设,6月3日,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济宁地区会议及课程推进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召开。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济宁地区全体成员,济宁一中校长助理、博士后王灿灿,济宁一中骨干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济宁一中生物教研室主任孟蕊主持。
本次会议聚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旨在促进同区域内兄弟校合作,加强济宁地区各学段、各学科沟通交流,同时推动大单元教学落地课堂,持续推进生物学科课程建设。
济宁一中校长助理、博士后王灿灿提出,新时代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导向的育人目标实际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从过去重视教学当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由此,倒逼我们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而课程建设就是应对途径。依据育人目标,构建更科学、更精准的课程内容,旨在通过建设学校课程更好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济宁一中生物教研室基于我校的办学理念,由骨干教师牵头组建生物学科课程建设团队,加强生物学科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同时也将带动我校其他学科课程建设推进工作,对学校课程体系的提升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希望济宁一中可以作为试点学校,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能为其他学校提供示范性案例,为济宁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做一份贡献。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少而精”的大概念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与航标,大概念教学引向知识迁移的深度学习,能有效解决学生耗费大量时间识记零碎学科知识的困境。研究认为,“大概念”的理论和迁移需要以“大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活动,同时需要“大情境”作为教学与评价的双重载体。大单元教学一定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大单元设计不仅是教材内容的重构,还要重视丰富课程内容以及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兖州区教研员孔令北就"大单元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孔令北从课程标准的解读、基于大概念的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大单元教学的探索实践三个方面分享了大单元教学的意义、教学设计框架及精彩案例。报告结束后,济宁一中校长助理王灿灿及各位参会教师就"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意义和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激烈的思维碰撞使各位教师均受益良多。
当前,无论是实践核心素养落地,还是教学模式变革,教学评价的作用都至关重要。义务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健全评价机制,转变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全面落实评价育人。如何基于大单元教学构建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应如何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育人目标?同样是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问题。
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谢芳老师对于学生评价的研究较为深入,着重介绍了“嵌入式评价”。以往的学生评价常用终结性评价,但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和趋势,以及一些隐性的学习结果或技能。而嵌入式评价则是多元的,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这种方法重视学生在评价上的个性化反映,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的特点。同样,它允许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理解,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谢芳老师对嵌入式评价的介绍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
济宁一中生物教研室一直致力于生物学科课程建设,关注精准教学,同时重视平衡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大单元教学在日常教学中落地,需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一是构建完整的生物概念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加强重构和整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精准化;二是基于真实情境、生物前沿研究成果,丰富课程内容,促进深入学习;三是引导学生形成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以上三项任务的基础上,济宁一中生物教研室课程建设团队早已着手进行大单元教学课例设计工作,理论建设初见成效。
李冬美老师代表济宁一中生物教研室课程建设团队,以《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为例,从背景分析、学习目标、评价设计、学与教活动设计四方面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撰写过程进行详细汇报。《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注重情境教学,依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合理膳食为大情境。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物质观、结构观和功能观,提高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另外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鼓励学生关注、分析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并向他人宣传健康饮食的理念。
会后,济宁一中生物教研室课程建设团队的老师们针对此次会议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课程推进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提出了新的课程教学模式规划——导师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计划在今年6-8月份完善具体实践细节,在生物学科推出8-10位生物教研室教师作为导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针对新高一和新高二学生,由学生选择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利用课余时间做相关课题项目研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课堂是课程的核心,决定了用什么方式培养人;一线教师是课堂的核心,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教育教学改革是一场持久战,学科课程建设工作同样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济宁一中生物教研室将带着不变的教育情怀,持续推进课程建设,带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奋发砥砺前行!
来源:生物教研室
撰稿:李茜、李冬美、邵慧、方晓晨
审核:孟蕊
审批:王灿灿
编辑: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