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
/
/
同赏“红楼”盛景,共筑“悦读”课堂——济宁一中语文教研室开展第4期“青蓝研讨会”

- 教育教学 -

同赏“红楼”盛景,共筑“悦读”课堂——济宁一中语文教研室开展第4期“青蓝研讨会”

   为了更好落实新课标、新教材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要求,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515日,济宁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室在北湖校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第4期“青蓝研讨会”。济宁一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孙伟、2021级语文备课组长田利峰、2022级语文备课组长曹腾以及语文教研室40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了活动。本次研讨活动由曹腾主持。

 

 

   田利峰分享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经验和反思”主题报告。他提出教师应引领学生开展“原生态阅读”,采用分散阅读和集中阅读相结合、单章精读和专题研读相结合、提升素养和训练能力相结合的阅读策略,以课前三分钟演讲、高考和模考试题、研究性论文写作、课本剧和辩论赛为抓手,使学生读有所得、学有所获。田利峰还结合2021级语文组教学实践,分享了指导学生进行“《红楼梦》小论文”写作的经验,并表示将在“怎样让学生爱上‘红楼’”“整本书阅读公开课展示”等方面推进思考与实践。

 

 

   孔丹结合“走进孔子”研究性学习开展实践,为大家分享了关于指导学生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研究性学习的构思。孔丹围绕新课标要求,阐释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概念,从高中阶段培养要求出发,指出了开展《红楼梦》阅读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她提出,要将自主阅读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细分任务,明确分工,撰写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并开展《红楼梦》音乐、诗词赏析等活动,进一步拓宽研学渠道。

 

 

   孙伟主任从提升学生细读能力、科学设计练习题目、指导学生选题写作等多个方面分享了《红楼梦》阅读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新课标为依据设计阅读教学,“让阅读真正发生”。他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破解阅读困惑,突破“前五回”阅读,抓住细节神髓,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同时,阅读检测题目要兼具趣味性和区分度,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在“《红楼梦》与智慧人生”研读写作活动案例分享中,孙伟主任详尽介绍了教学设计理念、方法和成果。“跟《红楼梦》学破案”“跟《红楼梦》学管理”等选题视角新颖、丰富多彩,让与会老师深受启发。

 

 

   座谈环节,青年教师蒋蕾、陈一琪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与心得,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经典篇章入手,深入阅读,捕捉典型人物的精神闪光点。

 

 

   本次研讨活动既为青年教师们开拓《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路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切入视角,也为大家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了路径和帮助。相信与会老师们能通过本次活动,积累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经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来源:语文教研室

撰稿:文

审核:孙伟

审批:房晓辉

编辑:党政办公室

       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新学”之一。1931年起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成为省教育厅确定的办好的19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校区地址

北湖校区(济宁市太白湖区圣贤路11号)

太白校区(济宁市任城区南北晁家街1号)

任城校区(济宁市任城区任和路路北科苑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