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校与孔子博物馆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来,注重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构建,以研学游活动的形式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培养学生们对人文、历史、科学等多方面的兴趣,充分发挥校外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近日,历史教研室以“守护孔博文物 传承孔府家风”为主题,开展了曲阜孔子博物馆研学活动,活动由济宁一中历史教研组高艳红、窦琳琳、钟昂、刘馥等10位老师带队,济宁一中历史研学社、蓓蕾国学社、历史联盟社的18位学生及11位同行家长参与其中。本次活动以孔子博物馆实地考察为基础,挖掘孔博文物背后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了解千年文化底蕴,厚植涵养家国情怀,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
孔子像前合影
据了解,孔子博物馆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闻名于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来的30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古籍图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大量的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乐器等,是极具文化品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综合类大型现代化博物馆。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同学们走进了历史的长河,近距离感知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魅力,开启了与历史亲密接触的文化之行。
馆前合影
同学们紧跟讲解员的步伐,先后参观了序厅、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等展览。同学们一边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仔细端详着博物馆的每一件展品,认真感悟每一件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时代价值,与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进行了一次无声的交流,也在此过程中深化了对于历史教材中一些知识的理解。
同学们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解
部分文物展示
场地展示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又前往文创中心,欣赏有关西周及儒家礼、乐、书法等方面的精美文创,并体验馆内的线上参览功能,让大家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带动着历史的进步。最后大家于文创中心门口集合,由指导老师交代任务后,有序离开博物馆。
指导老师交代任务后合影留念
此次孔子博物馆的研学游活动,拓宽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场景与地域空间,实现了博物馆的历史资源与中学历史教育体系有机融通,深化了学生对儒家文化的感悟,也提升了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坚定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同学们也充分体验到了“在游中学,在学中游”的理念,达到了“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行”有所成的目的。历史教研室也将举行更丰富的博物馆研学游活动,进一步加强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构建更多的实践育人新模式,提升校馆协同育人的实效。
撰稿:钟昂 孟凡华
审核:高艳红
审批:李成顺
编辑: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