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
/
/
把脉高考,问道课堂——语文教研室研讨活动纪实

- 教育教学 -

把脉高考,问道课堂——语文教研室研讨活动纪实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关于集体大教研活动要求,纵深推进语文学科教研活动,凝聚教师合力,优化语文课堂,强化复习备考,3月18日下午,济宁一中语文教研室在北湖校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学科大教研活动。济宁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敬东,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任城校区副校长武育新等出席活动。各年级语文备课组长以及语文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活动。教研活动由2023级语文备课组长张彦美主持。

 

把脉高考,问道课堂

 

 

把握命题路向,精研复习策略

 

 

      刘雯康老师首先分享了参与全市统考语文命题工作的经验与感悟。她指出,语文命题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导向,引导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阅读文本的选择要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富有“语文味”,命题还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实际。

 

 

      2021级语文备课组长田利峰分析总结了高三一模情况,并提出了二轮复习策略。他提出,二轮复习要汇总、梳理近四年新高考试题及2024届高考各地市模拟试题,分专题探究题型和考点,构建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框架,提炼重点和难点,训练学生的薄弱点;精选试题,定时检测,严批严改,查缺补漏;研读课标,回归教材,引导学生重读经典课文,梳理、提炼教材中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探寻教考衔接点。他指出,老师们应努力提升自己,唤醒学生,吸引学生,管理学生做到有理、有据、有节,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教育,有效组织学生参加定时检测,保证必要的语文学习时间。田老师勉励大家像雁阵前行,为荣誉而战。

 

共研好课标准,打造“五有课堂”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沟通情感、联结思想的主渠道,是学校组织教学、立德树人的主平台。对“好课”标准的一再追索,可谓把握了立人、立身、立校的主动脉。近期,语文教研室面向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了“语文好课标准研究”研讨活动,包括搜集优秀课例、听评课、写教学反思、撰写“好课标准”论文等内容。活动共收获24篇青年教师论文,并评出一等奖5篇,二、三等奖若干。本次教研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并邀请获得一等奖的5位青年教师分享心得。

 

 

      高晗老师认为有效是检验一堂好课的标准,衡量一节课的价值高低,不在于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应当重视学生有效收获了多少,并结合个人授课实践分享经验感悟。

 

 

 

 

 

      高晗老师认为有效是检验一堂好课的标准,衡量一节课的价值高低,不在于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应当重视学生有效收获了多少,并结合个人授课实践分享经验感悟。

 

 

      高岩老师围绕“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等话题,结合《我与地坛》授课经验,提出“一堂好课,归根结底是看学生有多少收获”的观点。

 

 

      张凡美老师认为“活”是好课的重要标准,提出教师要有活跃的思维,课堂要有灵活的生成,点燃学生灵动的火花,并以“多琢多磨,学习好课,探究好课,上出好课”自勉。

 

 

      曹腾老师认为一堂好课要做到“有人、有料、有趣、有变”,并指出课堂想要摆脱某种模式束缚,老师就要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特长,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文田老师认为好课的标准是“唯实”,应力求以充实的教学内容、朴实的教学语言、踏实的教学活动、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实的课堂生成,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课堂情景,实现切实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

 

      青年教师分享过后,资深教师作出点评,并畅谈了自己对好课的认识。任城校区副校长武育新引用教育名家观点,提出好课应做到“有趣、有得、有声”,课堂上要充满笑声、掌声、回声;张庆岭老师指出,语文课堂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之真正具备语文素养。

 

 

 

      语文教研室主任孙伟以“寻求‘好课’的共识”为题作好课研讨活动总结发言,提出好课应遵循“五有”标准,打造“有用、有趣、有法、有线、有声”的五有课堂,进一步指出语文课堂要立足学生发展,深入挖掘语文“趣味”,传递读书、写作之方法,“一线串珠”纵贯课堂,变“讲堂”为“学堂”,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据孙伟主任介绍,语文教研室下一阶段还将开展“好题”研究、“好文章”研究、高考新题研究等教研活动。

 

步履不停,携手同行

 

 

      济宁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敬东高度评价了本次语文大教研活动,指出丰富充实的活动内容成功达到了点燃教学热情、激发教研思维的效果,强调语文教师要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切实训练学生能力,致力于打造多彩缤纷的语文课堂。他肯定了语文教研室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学校将进一步支持语文学科发展,希望语文学科精耕细作、深研不辍,保持学科优势,在不断探索中奋力前行。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点评了老师们的分享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这是一次严谨、充实、令人震撼的教研活动,并对语文教研室提出了深切期许。他强调,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与感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以高度的责任意识规范语文课堂,严抓教学管理,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济宁一中语文教研室将凝练大教研成果,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与新高考,立足校情学情,优化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式,抓好课堂常规,提升课堂效率,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语文人的力量。

 

来源:语文教研室

撰稿:文田

审核:孙伟

审批:李建

编辑:党政办公室

       济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02年,初名为直隶州官立中学堂,系清末山东省兴办“新学”之一。1931年起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42年至济宁市解放前夕,为“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定名为济宁第一中学。196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成为省教育厅确定的办好的19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92年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校区地址

北湖校区(济宁市太白湖区圣贤路11号)

太白校区(济宁市任城区南北晁家街1号)

任城校区(济宁市任城区任和路路北科苑路西)